李德仁

时间:2023-02-22作者:admin


李德仁院士简介

李德仁,祖籍江苏丹徒县, 1939 年 12 月出生于江苏泰县;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 1991 年 10 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地学部常委, 1994 年 5 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9 年 10 月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测绘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图像图形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环境遥感分会副理事长,中国 GIS 协会顾问,国家 973 计划专家顾问组成员,国家遥感中心专家组成员,欧美同学会常务理事、 任国家航天专家组成员,承担国防 973 预研, 863 和国防 973 及多项装备科研项目,并任总参科技顾问,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高分辨对地观测系统”专家组副组长,教育部第六届科技委委员兼战略研究委员会委员。 湖北省科协副主席,湖北省测绘学会名誉理事长、湖北省土地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武汉市关爱学会会长、武汉市欧美学会会长 , 武汉留学回 国 博士联谊会会长、武汉中国光谷首席科学家。 

80 年代,李德仁教授主要从事测量误差理论与处理方法研究。 1982 年,他首创从验后方差估计导出粗差定位的选权迭代法,被国际测量学界称之为“李德仁方法”。 1985 年,他提出包括误差可发现性和可区分性在内的基于两个多维备选假设的扩展的可靠性理论,科学地“解决了测量学上一个百年来的问题”。该成果获 1988 年联邦德国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最佳论文奖——“汉莎航空测量奖”。

90 年代以来,李德仁教授提出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的概念和理论体系,并从事以遥感( R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 )和地理信息系统( GIS )为代表的空间信息科学与多媒体通讯技术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并致力于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发展。进入 21 世纪,李德仁教授提出广义和狭义空间信息网格的概念与理论,积极推动城市网格化管理与服务。他在高精度摄影测量定位理论与方法、 GPS 空中三角测量、 SPOT 卫星像片解析处理、数学形态学及其在测量数据库中的应用、面向对象的 GIS 理论与技术、影像理解及像片自动解译、空间数据挖掘、 3S 技术集成与多媒体通信等方面都有独到建树,其成果直接推动了技术进步,并已向产业化方向发展。领导研制了吉奥之星 GIS 系列产品、方略视讯系列产品和立得 3S 移动测量系统等高科技产品。 

李德仁教授发表论文 708 余篇,出版专著 11 部;培养硕士生 80 多名、博士生 121 名。其成果有十余项获得国家及部委级科技进步奖、全国优秀教材奖、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奖。并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四川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广西大学、辽宁工程大学、江西地质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西安地质学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新疆大学等校 任兼职 教授、 顾问 教授、特聘教授或名誉教授。

李德仁教授长期活跃在国际舞台上,曾任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 ISPRS )第Ⅲ委员会主席( 1988 年 -1992 年)和第Ⅵ委员会主席( 1992 年 -1996 年)。出访五大洲 40 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瑞士苏黎士理工大学( ETH )的客座教授,澳大利亚昆士兰工大( QUT )的客座教授,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客座研究员。现任亚洲 GIS 协会创 会会长,获 瑞士联邦苏黎世理工大学名誉博士称号 。 

 

邮箱: [email protected]

地址: 中国·武汉市珞喻路129号

电话: 027-68778546

技术支持:冰雪网络

版权所有:自然资源部地理国情监测重点实验室

传真:027-68778086

  © 武汉大学-全国地理国情监测     备案许可证号:浙ICP备20028694号